close
吳榮義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 本報資料照片

面臨「SocialWebs 網路社群行銷被統」,台主體性增強

聯合報公布最新兩岸關係民調,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指出,支持獨立的比率逐年增加,支持統一則減少,代表愈來愈多台灣人民不願與對岸統一,顯示台灣主體性逐漸增強。

吳榮義表示,「統一」原本是中性mbi資產管理公司名詞,代表兩個政治體的結合,但兩岸國力懸殊,台灣面臨「被統」的威脅。台灣一直是自由開放的社會,而中國卻是威權霸道的國家,台灣人民當然不可能接受統一。

吳榮義說,台灣多數人民希望維持中立,現在抱持此觀點的人也將近一半,有四成七。不過與往年比較,支持急獨加緩獨的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,代表有愈來愈多人注意到台灣主體性。

吳榮義表示,在今年三一八學運時,也可看到有許多年輕人公開高喊「支持台獨」,呈現出現在年輕人的想法,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化的獨立國家。

吳榮義說,整體而言,台灣應與中國友善互動,台商也想到對岸投資、做生意,但中國對台仍有政治目的,若兩岸政策走得太快,會讓台灣人民感到緊張。馬政府應採取穩健的兩岸政策,不應過於急促。

分散市場,降低對中依賴

吳榮義表示,隨著兩岸密切交流,台灣對中國政府、人民的作為認識更深,就更知道對方的缺點,因此台灣人民對中國大陸的印象愈來愈差。

吳榮義說,這分民調指出,台灣民眾對中國政府或人民,印象分數逐漸降低的原因,可能是有部分台商在對岸有不好的經驗,以及近年來大量陸客來台觀光,發生許多負面衝突事件,遭媒體報導,在台灣民眾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
吳榮義指出,根據這分民調,多數人民認為中國政府專制集權、強勢,也認為對岸人民不文明、強悍霸道。他認為,中共一黨專政的體制恐怕一時難以改變,而且社會才剛改革開放不久,對岸人民水準也有待提升。

吳榮義說,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工作、定居的意願逐年降低,過去大家認為中國市場很大,加上台灣景氣不好,想過去試試看,後來卻發生不好經驗,回來向親友抱怨。此外隨著兩岸交流頻繁,認識愈深,也看到更多對岸的缺點。

在經貿方面,吳榮義表示,若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中國市場,恐引發兩個危機。第一,中國可能以經濟作為脅迫台灣的手段,另外,萬一中國經濟波動,台灣也會連帶受到很大衝擊。

吳榮義說,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政府雖然不能干涉民間企業要去哪裡投資,但在制訂政策時,應從整體經濟與國家利益考量,未來要加入TPP等國際組織,加強與美國、歐盟、日本等國家之間的經貿關係,分散市場,降低對中國的依賴。

兩岸趨於競爭,馬應放慢腳步

吳榮義指出,民調顯示,兩岸關係呈現逐漸緊張與競爭的趨勢。馬政府應放慢兩岸政策的腳步,並多與台灣人民溝通,才能避免社會反彈。

在「兩岸敵友量表」方面,吳榮義說,五年來,各項指標都慢慢趨於緊張與競爭,尤其在外交、經貿面向更加明顯。原因在於,中國在國際上打壓台灣,而隨著中國經濟崛起,與台商產生競爭關係,此外,中國仍將飛彈對準台灣,讓台灣人民倍感威脅。

吳榮義指出,儘管中國並未解除對台飛彈部署,但「兩岸關係天平」數據顯示,五年來,民眾皆認為兩岸不維瑪網路創業系統太可能開戰,民眾的這一點想法並未有太大的波動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戰爭的可能性。

吳榮義說,雖然馬政府政策傾中,有意拉攏兩岸距離,但中國仍在外交上壓縮台灣的生存空間,經貿上也與台商競爭,讓台灣民眾產生反感,政府應正視民意,放緩兩岸政策的速度,不應過於急促。

吳榮義說,馬政府一意孤行,沒和百姓溝通,就一味把台灣往中國推,雖然台灣民眾希望與對岸做生意,但不願統一的比例也很高,政府不應自行決定政策,強迫民眾接受,這樣民眾不會埋單。

吳榮義表示,從最近服貿、貨貿的爭議看來,馬政府缺少與人民之間的溝通,才會引發抗議。政府在制訂兩岸政策、簽訂兩岸協議時,不能黑箱作業,應該更公開、透明,取得人民信任,才會減少社會反彈聲浪。



3718D8A0CF4389DA
arrow
arrow

    qsqs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